三天后,推土机和油罐车到了。布喜娅的规划图和需要配的照明系统也出来了。索菲亚第一期先购买五百块光伏板子,外加三套锂电池组,LED灯条一万条。
她和索菲亚逐一讨论。最终定了下来,第一期,先修建三个三米高、十米宽、三十米长的地窨子。位置定在山坡上。
先用推土机推出平整的台地地面,然后挖出三个地窨子,深五米。顶部盖上枕木。然后回填两米的土石层。这样,这三个地窨子都可以有效防寒。而这里地势高十分干燥。没有地下水灌进来,工程难度很小。
因为是在山坡上,可以在前面用石头砌墙,直接开门。走进去就可以,不用像平地的地窨子那样,往下走缓坡下去。内部的地面和墙壁都用青石板和水泥砌筑就好。
内部可以放十行木架子。木架子高度三十公分一层,一共十层。每一层都放水盘用于水培大麦苗。布喜娅建议水盘使用黑陶来做,这个比木材靠谱。黑陶可以请尼布楚城的师傅过来开窑现场烧制。
索菲亚的的一期工程,需要订购上万个托盘呢。可以和陶器作坊团队计件算钱。黑陶很结实,而且防水一流。就是不好搬运,容易摔碎。
不过,这些水培大麦苗,一旦长成就是和编织的地毯一样,密密麻麻的根须结成一整块。直接圈起来搬下来就好。用独轮车装载运出去就行。陶盘是不用总动的。
布喜娅和索菲亚签了合同,然后索菲亚付定金,布喜娅就发电报让海参崴发货了。第一批光伏板子和电池组、LED灯条装箱。先用卡车运到乌苏里城码头,然后上船。
现在整个黑龙江流域基本都完成了通航规划。这里使用吃水一米左右的平底内河漕船运输。火轮船作为动力,拖曳十条平底船,像大蜈蚣一样,穿梭在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额尔古纳河、石勒喀河、黑龙江里。
这些平底内河船一条就可以载重三百吨。一列船队,可以载运三千吨货物。而且吃水很浅。通航的河段非常多。黑龙江流域是通航条件很好的流域。这个时代,水量十分充沛,尤其是夏汛、秋汛的时节。
索菲亚的订货装上了船,会从乌苏里城出发。沿着乌苏里江北上。在三江口进入黑龙江。然后溯江而上,一直到上游的额尔古纳河。再进入上游的石勒客河。就能到尼布楚城了。
水路大概两千五百公里,一个星期之内就能送到。
这几天索菲亚彻底的忙了起来,她从尼布楚雇佣了一百人的泥瓦匠,他们负责砌筑水培车间的墙壁和地面。铺设顶棚的枕木。
尼布楚就能买到。都是传送过来的现代淘汰的废旧枕木。一根差不多五米长。两根正好搭接在横梁和柱子上。
推土机非常高效,三天就把临近平地的土坡推成了台地。然后用两天时间,挖出了三个矩形坑。
这时候,泥瓦匠们就进场了。他们分成三组,开始用石块和水泥砂浆砌筑三面墙壁。砌筑墙壁后,在抹上水泥。地面也用水泥硬化。
现在天气开始冷了,不过水泥还可以开工使用。
五天过后,推土机就完成了土建。
这时候,王有道帮助索菲亚一家开始翻地。反正机器都借了十五天。剩下的时间干脆也利用了。直接把一万五千亩地,全都翻了一遍。
这种重型推土机是履带式的,装备了四个150马力的蒸汽动力包。动力十分强劲。拖着三十个犁头的重型犁杖。轻松的豁开了这片处女地。
巨大的犁头把沉睡几亿年的荒野翻起一米多深。
土壤翻卷,如同波浪一般。土中的小石块,灌木、小树、野草全都被翻了出来。各种田鼠和野兔吓得四处乱窜。各种恐怖的虫子也被翻了出来。蚂蚁窝就翻出了几十个。
研究组的人和索菲亚姐弟、布喜娅她们,兴奋的用弓弩猎杀野兔。这几天打了几百只兔子。
深翻地之后,草和灌木丛、小树会根部朝上,枝丫被埋入土下,很快就会干死。今年索菲亚家不缺柴禾了。需要烧火时,直接拉出来一些就够了。
十天时间,一万五千亩地全都翻完了。王有道他们也要走了。他们要转移去阿拉善地区继续试验水培植物。索菲亚一家依依不舍的送别他们。招娣眼圈红红的,一直招手。
直到他们的蒸汽卡车,拉着集装箱和拆好的木屋构件,走的看不见了。索菲亚一家才回去。
布喜娅也感叹索菲亚贵人多。虽然对项目组来说借个推土机很容易。他们有很多协调当地资源的特权。帮他推几个坑,翻一些地就是捎带手的事情。可是换一个人来可搞不定。
“索菲亚,这些地都翻好了。今后,你可以自己买来拖拉机和收割机等农用机械,将来自己翻地、平整土地起垄沟,用播种机播种了。”布喜娅说道。
“你放心,农机公司服务很好,他们包教包会的。配件和维修都可以去找尼布楚城的销售点。”
索菲亚重重的点点头。开弓没有回头箭。自己已经把全部身家砸了下去了。还贷款了一些。现在,咬着牙也要干成。
她已经发电报给海参崴的农机公司了,订购了全套的机械化农业机械。
那边的人已经上了火车了。几天后就到。谈妥了合同,付了定金。他们会在黑龙江封冻前,把这些机械送来。
这可是他们今年开业以来,接的第一个大单呢。价值一万多两白银。
索菲亚计划,等机器到了,趁着大地没有冰封,自己和两个弟弟一定要学会驾驶和使用。明年开春,就把一万五千亩的大麦种上。
水培车间可以按照订单的开拓情况,逐步增加产量,根据订单来展开生产。
但是,种植大麦不需要等。
因为粮食是一直刚需的。等秋天收获了,不论是卖给布里亚特地区的部落。还是卖给乌兰巴托那边的定居牧业队。都是十分抢手的。毕竟他们也缺粮食。
自己还订购了面粉机,可把大麦磨成大麦粉。
大麦粉附加值更高,可以做面条,大饼、馒头,干、糕点。也可以可直接把大麦脱壳的颗粒,用于煮粥或大麦粉与小麦粉、玉米粉、燕麦粉混合使用。
自己买了光伏板子,今后电力就不缺了。这些磨来磨面的机器都是用电。是动力研究院下属机械厂生产的。
索菲亚打算,水培工厂逐步按照订单扩大生产规模,直到三个厂房都满负荷运营。大麦种植明年就全面展开。现在粮食这么贵,虽然大麦粉口感粗粝,不如小麦细腻。但一斤至少能卖到三个铜钱呢。
这样的话,一担大麦粉价值三钱六分银子呢。
7500吨大麦粉,能卖出45000两银子。基本今年投入的成本回来大半了。后年就可以还清贷款,并且收回全部成本,小额盈利了。
索菲亚发现布喜娅的算法是对的,单单种地两年都能回本。
水培大麦项目算是额外的,只要有耐性的推销,逐步打开市场就好。
而粮食是刚需,只要上市,很快就会卖掉。
明年春耕后,家里就没有什么事情了,她正好去打仗。
家里交给弟妹,啥也不耽误。
等她打完仗,就回来秋收,有蒸汽收割机十天不到就能把地里的大麦收完。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2020 西红柿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