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 第91章 你还说过她的坏话?

“他们要卖飞机场吗?”
伏尔加M24刚刚开出招待所的大门,周小玲便忍不住问道:“是打算卖给咱们集团?”
“嗯,是有这个意愿。”
李学武较为放松地靠在座椅上,微微眯着眼睛讲道:“还没定呢。”
“那是咱们集团不愿意?还是这里面有什么问题?”
周小玲好像对这件事很好奇,也很在意,竟主动打听了起来。
李学武扭头看了她一眼,这才讲道:“你觉得呢,这里面的问题。”
是她先问的,二哥这会儿的反问让她突然愣了一下,随即心蹦蹦跳了起来。
这是什么意思?
是嫌她问的多了,还是考验她做事的能力和眼光?
如果是前者,那她得注意自己的分寸,如果是后者……………
周小玲仔细地思考了起来,想要给二哥一个非常满意的答案。
李学武好像真的是在考验她,又好像不想回答这个问题故意为难她。
就在她绞尽脑汁一边回忆刚刚饭局上二哥同那位沈飞副总两人的对话,一边思考着二哥刚刚提出的问题时,李学武却微微合上了眼睛,像是睡着了。
一时之间,车厢里只剩下车噪声,还有周小玲紧张之下愈发急促的呼吸。
“是因为机场的购置成本投入与盈利不成正比吗?还是运营成本太高?”
周小玲倒不是脑袋空空的姑娘,只是受自身的局限,目光无法顾及更长远。
李学武这个时候睁开眼睛,看向她认真地讲道:“都不是。”
“啊???”周小玲是从刚刚饭局上的对话总结出来的意见,这还错了?
李学武的表情依旧是那样,淡然地讲道:“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听过没?”
“您是说??”周小玲好像突然懂了,却觉得不可思议,瞪大了眼睛。
“嗯,只不过是压价的手段罢了。”李学武淡淡地讲道:“任何成本投入在抄底价格面前都是不值一提的。”
“机场永远不是盈利的根本,航运才是,你了解航运管理吗?”
他上下打量了周小玲一眼,建议道:“有时间多读读这方面的书。”
“二哥??”周小玲不敢理解他的这句话,胆怯又惊喜地看着他。
李学武却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好像从未出过什么诱人的条件。
钓鱼嘛,鱼都上钩了你还往水里打窝子干什么,这个时候应该拉扯啊。
“集团应该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接手这座机场啊?”
似乎得到了李学武的肯定和鼓励,周小玲也勇敢地问出了自己所想。
李学武也没瞒着她,随意地解释道:“哪有绝对的适合条件,任何一场合作和交易都需要极限拉扯和妥协。”
“最终谈成的结果无非是他们撑不住了,或者咱们见好就收。”
他看了一眼前面的路,伸手拍了拍司机于?的肩膀,交代道:“去百货公司。”
“好的,领导。”于?话不多,甚至没有话,今天就只应了李学武一句。
周小玲听他说要去百货公司,心里又是一跳,脸色微微红润了起来。
跟二哥在一起的时候充满了不确定的激动和刺激,还有幻想和惊喜。
“那??如果,我是说如果,他们真的接受了您的建议,决定合作呢?”
周小玲回想起饭桌上二哥建议对方合作联营的路线,自己造大飞机。
“这是企业经营,哪里有那么多如果。”李学武回头看了她一眼,道:“你有听集团哪位领导说过这俩字?”
“啊??”周小玲今天又学到了一个没用的知识,原来领导不说如果。
“你觉得他们会听我的建议?”
李学武微微一笑,道:“你信不信,王新甚至会觉得这是个陷阱。”
“不仅仅是王新,他将今天我们之间的谈话汇报给沈飞的领导,他们也会觉得我的建议是个坑。”
“为什么?”周小铃特别喜欢同他谈论工作,好像很有成就感似的。
这可是集团的秘书长啊,她只是一个乘务长。
“他们太在意同咱们集团之间的合作了,尤其是这个王新。”
李学武嘴角带着意味深长的笑意,看着前方解释道:“他对集团的了解和兴趣远远超过了一名飞机制造厂副厂长的业务需要范围。”
“这么用心地了解咱们集团,好像是什么都懂,可实际上不懂装懂。”
“您是说他懂的太多了?”
周小玲听他的解释好像明白了一些,又有一些还糊涂着。
李学武点了点头,道:“合作的意义是双方共赢,他却防备咱们赢太多,你说他是不是从一开始就错了。”
“他是怕咱们占了他们的便宜,甚至踩着他们一步登天。”
“啊??原来是这样嘛?”
周小玲恍然大悟道:“可刚刚看他好像很热情似的,不像是多心的人。”
“伪装罢了,越缺少什么越要装什么,他还是太单纯了。”
李学武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夹克衫,转头看向周小玲讲道:“我这招叫将计就计,防不胜防。
“我的提议他们不会接受的,只能更积极地寻求出售那座机场。”
他手掌拍了拍膝盖,长出了一口气,讲道:“如果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那他们得做好五十年拿不到盈利分红的思想准备。”
“因为机场运营不赚钱?”
周小玲好奇地问道:“既然机场运营不能盈利,那航运怎么实现盈利?”
“有些商品的价值远远超过了航运本身的成本,这就叫盈利。”
李学武看着车前面出现的百货公司,微笑着讲道:“有的时候渠道本身就是一种高价值属性的商品。”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集团利用那座机场打通了港城、东京,甚至是巴黎的航线,那集团从这条航运线上得到什么?”
***
“这件毛衣蛮漂亮的。”
李学武带着周小玲逛百货商场,先是去了酒柜,选了一支与周亚梅藏起来的那支相近的红酒。
牌子当然不是一个,周亚梅藏起来的那支在国内是买不到的。
那有人问了,这个年代国内能买到红酒吗?
答案是能,这里不多解释,免得有科普的嫌疑,百货柜台上真的能买到。
周小玲感受着手里拎着的红酒的重量,脸微微红,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又偷喝酒了呢,实际上呢?
也不知道是羞的还是愧的。
买了红酒过后,李学武带着她来到衣帽区,相中了一件挂在墙上的红毛衣。
这年月羊毛产出不足,毛线是紧俏商品,还得是十几年后才稍稍缓解。
老百姓对毛衣的需求怎么解决?
一般不会在商场里买成品毛衣,虽然机械织就的毛衣更紧实时尚,可价格却让普通工薪阶层望而却步。
不是买不起,而是没有性价比。
用同样的钱票自己买毛线能织三件毛衣,更何况毛衣是穿在里面的。
有家庭不富裕的,一件羊毛衣能穿十年,甚至更久,还可能传给下一代。
不要觉得夸张,旧毛衣有直接给孩子穿的,也有拆开了清洗一下重新织更小一些的毛衣给孩子,这年月谁没穿过旧毛衣,颜色新旧不一的就是旧毛衣。
当然了,李学武成年后就没穿过了,周小玲自己赚工资也不差这个。
可看着服务员不经意地瞅了瞅的价格牌,周小玲还是惊讶地瞪了瞪眼睛。
用金线织的嘛!怎么这么贵。
“二哥,我有毛衣穿呢。”
她在商场里不敢去拉二哥的手,只轻轻地碰了碰他的胳膊解释道:“前几天在京城买过了。”
“款式蛮适合你的,颜色也好。”
李学武没看见价格牌,看见了也不在意,“请帮我们拿过来看一看。”
服务员只是懒得解释,不是眼睛瞎,自然看得出李学武的不一般。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行走江湖一句话:先敬罗衣后敬人,先敬皮囊再敬魂,不信你看杯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
剪裁得体的藏青色羊毛夹克,黑色的西裤将腿型衬托的很匀称,再看他脚上的皮鞋,根本不是商场的款式。
既然不是商场里买的,那是从哪来的,总不能有人亲自给他做吧?
不敢这么想,那答案就是这个。
只是跟在他身边的姑娘无论从穿着还是气质,不像是同类人。
听两人的对话也能看得出,是这位衣着考究的大人物在照顾这漂亮姑娘。
不用想两人的关系如何,既然人家敢要,她就敢给对方看。
即便对方没有买,那也一定是没相中手感,不会是拿她逗闷子。
衣服是李学武让服务员拿下来的,可真正上手看的却是周小玲。
是李学武拍了拍她的肩膀,示意她看的,她便没有再继续拒绝。
“这是进口的,不是国内产的。”
服务员怕她不识货,认真地介绍道:“罗马尼亚的工艺,坐船来的。”
“喜欢就试试吧。”李学武并没有去看那件红色修身毛衣,而是看了周小玲看毛衣时的眼神,这才建议道。
也不等周小玲拒绝,他又对服务员问道:“可以试一试吧,需要我提前交钱吗?”
“先试试看,没关系的。”
见李学武不差钱的模样,这漂亮姑娘也是真想买,服务员才不在意。
她指了指柜台里面的隔间,道:“你来这边试,那是我们的更衣室。”
“不麻烦吧?谢谢啊。”
周小玲也是看二哥真心实意的,这才壮着胆子拿着毛衣去了柜台里面。
服务员打量了李学武,道:“一般我们这里是不给试衣服的。”
“理解,谢谢您了。”
李学武微微一笑,从包里拿出钱票问道:“多少钱?要用特别票证吗?”
“七十五元,两张工业票。”
服务员见他真的数钱,忍不住解释道:“因为是进口商品,所以需要工业票证,我们这里国产毛料是不要的。”
“理解,很正常。”李学武知道她解释这一句的意思,有商场里的服务人员会欺负客人不懂这个,解释起来很不耐烦,甚至会拉下脸来装看不见。
“您不是本地人吧。”
服务员见他将钱票摆在了柜台上推过来,多嘴道:“一看您就不是。”
“怎么这么问?”李学武笑了笑,反问道:“我东北口音不重吗?”
“跟这个没关系??”
服务员笑着解释道:“我少见您这么客气的顾客,只有关里人才这样。”
“那您可猜错了,我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李学武收起她给开的票证,胡扯道:“祖辈都在钢城生活。”
“您可真会开玩笑??”
服务员眉毛一挑,示意了他身上的衣服,道:“钢城就没有这么穿的。”
“哦?我的衣服怎么了?”
李学武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服,抬起头问道:“有哪里不对吗?”
“钢城百货是本地最大也是最全的商场,我在这里工作了八年。”
服务员自信地讲道:“先不说我见没见过您,只说您身上的衣服我们这里见都没见过。”
她指了指李学武的衣领,道:“我猜这里一定没有标签,是手工的吧?”
“是嘛??”李学武并没有真的脱下衣服来验证,只是打量着服务员骄傲又自信的表情,轻轻地笑了起来。
这个时候周小玲从更衣室里走了出来,身上不再是来时的短款夹克,而是红艳的一团火,那是青春的助燃剂。
李学武微微昂起头,服务员则满是赞叹和羡慕的表情看向她。
一件毛衣七十五,顶普通工人两个半月的工资,她可穿不起。
这件毛衣商场里只有一件,摆出来纯属是撑面子,她没想过能卖掉。
“挺好的,穿着吧。”
李学武笑着点点头,示意她道:“今天要降温,多注意防寒保暖。”
“谢谢二哥??”"
周小玲在更衣室听见柜台这边的对话了,知道他已经给过钱。
这会儿人如衣,脸上火红一片,理了理耳边的头发去穿外套了。
这年月女孩子的衣服不是纯白就是大红,要么就是灰、黑、蓝、绿。
纯白和大红只有年轻姑娘舍得穿,也值得展示自己的年轻资本。
你要说三十岁了,再穿成这样要被人家说闲话的,说你浪荡,你信不信?
“我下午还有工作,先送你回家,晚一点于?会送你去机场。”
李学武不是有钱没地方花,就算他记不清自己有多少钱也不会乱花钱。
只给周小玲买了一件红毛衣,再没有其他,径直出了百货大楼。
在上车前他便看了看手表,同周小玲交代了这么一句。
周小玲是个聪明的姑娘,自然懂得二哥今天做这些的意义。
带她出去吃饭,是知道她向往和好奇这种生活。给她买昂贵的衣服是表达他的大方和爱护。果断告诉她下午有工作,是提醒她注意两人之间的关系。
最后安排司机送她去机场,是表示认可了两人的关系。
只从今天她能想到的和看到的就有这么多复杂的意义,她知道和李学武之间的差距,两人根本不在一条线上。
“走之前我会把卫生收拾好的。”
周小玲没有说其他的话,只乖巧地点点头说道:“再有其他的事我会让贾梗带给您。”
李学武点点头,示意她一起上车。
于?已经听见两人的对话,不用交代便将汽车开向了关山路。
有关于李学武身边又多了一个周小玲的情况,于?心里想的多,可眼睛和嘴巴是焊死了的,只字不敢提。
就连他姐那都不会说的,因为上次休假回家,他只说了说李学武住在周亚梅家的事便招来他姐的一顿训斥。
他提醒他注意自己的身份,作为领导的司机不要什么话都往外说。
就算是自己家人也不信。
从那以后,他算是记住了这个教训,即便心里对金丝眼镜有再多的悸动也不敢再宣之于口。
领导身边多了一个周小玲不多,少她一个也不少,有什么好惊讶的。
这栋小别墅里进进出出的女人还少了?下午要送这周小玲走,今晚不是还有一个要来嘛。
***
“秘书长,这是首汽的丁总。”
张兢主动给两人介绍道:“这是我们集团秘书长。”
“幸会幸会??”见李学武走进屋,坐在沙发上的秃顶男人站起身主动伸出手自我介绍道:“首汽丁志臣。
“您好,欢迎您来钢城做客。”
李学武握了握他的手,微笑着客气道:“听到李主任的消息,我在钢城恭候您多时了。”
“俗务缠身,身不由己。”
丁志臣身高有些矮,站在李学武面前很有压力,热情握手过后便后退了几步,在李学武的招呼中又坐了下来。
“来的时候我去拜会了李主任,他对我们双方接下来的合作充满了信心,也提到了很多想法。’
“哦,是嘛,这是好事啊。”
李学武故作不经意地笑了笑,点头讲道:“我们李主任做事很有组织能力和思维扩散能力。”
“是嘛,那还真是厉害。”
丁志臣也算是老干部了,哪里听不懂他的话,笑着打了个哈哈。
他倒是没想过红星钢铁集团内部不合,秘书长竟然对集团一把的态度视而不见,甚至有种不屑一顾的态度。
来之前他也做过调查,有人跟他说,跟红星钢铁集团合作多同几位主管业务工作的副总谈谈,尤其是李学武这位主管辽东工业的秘书长。
至于红星钢铁集团的总经理李怀德,他要说其他工作那必须得认真对待,他要说业务,就当他是在放屁。
刚开始他是不信的,你想吧,一个带领轧钢厂成立红星钢铁集团的被组织公认为工业和经济变革之星的李总竟然不懂业务工作,这不是扯淡嘛。
可接触下来他才知道,听着李总的胡说八道,可见是这位的业务能力真不咋地。
无论他谈什么具体的工作,这位李总经理总能含含糊糊地绕过去。
李总经理讲什么?
他讲红星钢铁集团发展史,讲人事变革和组织管理,他就是不讲业务。
最后被他问的不耐烦了,一杆子将他从京城支到钢城来了。
你不是要谈业务嘛,那就指给你一条明路,去找我们最不懂业务和谈判的秘书长去沟通吧。
让对方来找李学武,可见老李真是被问急眼了,否则不会这么坏。
当初同首汽的一把喝酒,将这件事给定了下来,他也是有初心的。
只是他的初心耐久很低,酒还没醒呢,就开始打退堂鼓了。
他也知道自己看业务的能力和水平,答应出去的事得有个回应啊。
所以,去钢城找李学武吧。
李学武也是听了刘斌的解释才知道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怎么说呢,老李不是不懂业务,他只是错过了掌握业务的最佳良机。
你让他这个时候下来负责具体业务的实施,总策划推进工作,他有这个精力和时间嘛,职务已经不允许了。
他在副职的时候就没有很好地掌握业务话语权,其后更是忙着搞大学习活动,更是选择放权招揽支持者。
现在他想重新掌握业务的话语权,不易于发起一场颠覆红星钢铁集团现有组织生态格局的争斗,他敢吗?
他只能向前看,选择向这种发展到今天的组织生态妥协。
丁志臣倒是对此次钢城之行充满了期待,尤其是同李学武的见面。
“很早就听我们刘主任提起过您,说您是红星钢铁集团最有潜力的干部。
“过奖了,替我谢谢刘主任。”
李学武笑了笑,没有过度的谦虚,更没有过分的骄傲,有的只是对自己工作能力的自信。
现在可不是谦虚的时候,对方是来谈判的,太谦虚就是不自信啊。
丁志臣又就着他写过的几本书寒暄了几句,这才转到了正题上。
“合作是李主任同刘主任谈好的,我这次来是想跟您讨论一下细节。”
他从秘书手里接过一份文件递给了李学武,解释道:“这是我们根据两位领导的意见拟定的合作方案,请您过目。
“李主任跟我讲过了,说与首汽的合作是强强联合,是双赢的代表。”
李学武只接了他递过来的文件却不接他的话茬,文件放在了一边,开始扯淡。
“钢汽还很年轻,就算做出了一些成绩也是在集体的努力下完成的。”
他看向丁志臣讲道:“我听钢汽的吕厂长讲,首汽是我们在京城第一批供应给运营公司汽车的合作单位。”
“去年的三月份,我们买了十台红星羚羊,是第一代羚羊。”
丁志臣见他不上道,知道还得周旋,便只能配合着,寻找突破口。
李学武却来了一个急转弯,手按住沙发扶手上的文件讲道:“这个方案如果李主任不提,我也要提的。
“哦?您的意思是??”
丁志臣没搞懂李学武说的是汽车运营要跟首汽合作还是独立运营。
“我们集团有运输队啊。”
李学武微微后仰,靠在了沙发扶手上,强调道:“我们更有物流运输条件和要求,完全可以组建客运出租业务。’
“是这样啊??”
丁志臣听他胡扯八扯的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反问道:“那怎么没听李主任说呢。”
“我们李主任太忙了。’
李学武苦笑道:“就算是我想要见他一面都得提前约。”
丁志臣明显不信他的话,不过也没有反驳,就笑着看他装哔。
“如果非要说一个组建运营汽车的理由,那就是职工安置。”
李学武讲这句话的时候很认真地看着他,强调道:“但凡能给这些职工找到谋生的道路我们都愿意为之努力。”
“你们要组建客运出租力量,目的是解决职工再就业问题?”
丁志臣没想到李学武是这么讲,不由得皱了皱眉头,道:“那这一次看来,咱们之间的合作不太合适了?”
这话不无威胁的态度,你李学武只是一个秘书长,不是红星钢铁集团的总经理,你说话算数吗?
李学武不坑顺毛驴。
如果对方很大度又识趣地不跟他争辩,又怎么会掉进他的陷阱,上他的恶当。
这样的人就不能跟他争辩,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谈判就行了,丁志臣非要较个高低,这不是倒霉催的嘛。
“常规车型当然可以合作。”
李学武态度很认真,语气却很保守地强调道:“但只限于红星羚羊和红牛三轮摩托车,白羊座和宏运面包车暂时不在我们的合作联营的思考范围内。
“这是为什么?”本来就是想谈红星羚羊二代的丁志臣皱眉询问道:“你们打算自己做出租车运营?”
“李主任是有这方面的打算。”李学武信口胡诌道:“白羊座是国内第一款流线型设计的三厢轿车,且具有独立风暖和风冷系统,在内部空间设计上我们的设计师也花了很大的心血。”
他特别在意地强调道:“这款车也有做出口,您去海关查一查它的出口销售数据就知道了,它在国外都很受欢迎,我们李主任相信这款车一定能成为国内重新定义轿车的明星产品。”
丁志臣都被他吹糊涂了,这么好的汽车既然不打算跟我们合作,那为什么还要介绍的这么详细,引诱我吗?
他皱眉打量着李学武,问道:“宏运面包车呢?也是明星产品?”
“数据是不会骗人的。”
李学武语气淡然地讲道:“我不说,您自己去查,相信您能查得到。”
“宏运面包车可以说是国内第一款自主生产的多功能工具车型。”
他自信地介绍道:“无论是7座、9座还是12座车型,都有它的独特设计需要,短途客运绝对是霸主级的存在。”
“您可以去钢城任何一家机关单位转一转,看看他们用不用宏运面包。”
还用去钢城的机关单位转?首汽自己就买了几台宏运面包车用来外勤。
拉人拉设备的表现都很亮眼,这一点他早就了解过的。
“你们不打算运营羚羊二代?”
似乎有了危机感一样,丁志臣疑惑地看着他问了这么一句。
如果红星钢铁集团都不打算自己运营羚羊二代,那他们也不运营了。
相比较羚羊二代,经过李学武这么一介绍,他突然觉得羚羊二代不香了,反倒是在国内汽车销售渠道表现不起眼的白羊座更符合他们对出租车的定义。
白羊座在国内汽车销售渠道的表现为啥不起眼?
原因很简单,魔都轿车都只有市以上的干部乘用,轿车还是奢侈品。
况且白羊座的售价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根本消费不起。
但对于企业单位,用白羊座是很漂亮,可缺少品牌自信和社会认知。
比如说市里的领导都乘用魔都牌轿车,你突然乘用白羊座,人家怎么辨别你的身份啊。
无论李学武所说的这款车在国外卖的好不好,他都觉得白羊座很适合用作出租车,廉价又美观,符合时代审美。
“羚羊二代嘛??_"
李学武的回答让丁志臣有些抓头发,“羚羊二代当然很好,嗯,很好。”
好个屁啊!你倒是说清楚它哪里好了,你这么说我不是要糊涂,要误会!
“我完全支持钢汽就红星羚羊二代的运营与首汽展开谈判工作。”
李学武笑呵呵地看着他讲道:“如果您有什么问题完全可以联系我。”
这是要撵人了?
丁志臣这个气啊,又有些着急,他来钢城可不是旅游的,更不是来受气的,他是来要车的。
“你们打算在哪做运营业务?”
“这个嘛??”李学武看了他一眼,故作为难地讲道:“暂时考虑在京城和钢城,以及临近的津门。”
“我们在京城需要疏解的调岗职工多半希望留在京城生活。”
他解释道:“而在钢城和津门我们也有一些职工疏散需要,所以嘛......”
“如果我们能接收一部分职工呢?”这个条件丁志臣首先提了出来,他看向李学武询问道:“我们能运营钢汽的全部车型吗?”
“怎么可能??”
李学武惊讶地看着他讲道:“钢汽目前有十几种车型,不可能全部投入运营的。”
“白羊座呢?”丁志臣故作退而求其次的态度询问道:“如果我们想要白羊座来运营的话,这个条件行不行?”
“这个嘛??”李学武很配合他的表演,故作迟疑地讲道:“我还得跟领导碰一碰才行,但可能性很小。”
“不是我在敷衍你。”
他很坦诚地解释道:“就算白羊座交给首汽来运营,你们又能接收多少职工,我们可是有几千人的缺口嗯。”
“几千人不可能的,首汽没有那么大的体量,我答应你也是胡说八道。”
丁志臣想了想,抬起头看向他讲道:“五百人左右是可以的,一部分可以经过培训做司机工作,一部分可以做维修保障工作。”
“太少了,即便李主任答应了,可谈下来的条件也太苛刻了。”
李学武一副为他着想的模样讲道:“要不你们先买一些白羊座回去试一试,或者等我们的出租车业务运营起来了再大量采购独立运营?”
“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丁志臣看着李学武,皱眉讲道:“这件事先放一放,我也需要同其他同志沟通一下。”
“我也是希望您慎重考虑。”
李学武真诚地讲道:“其实羚羊二代就很好了,完全满足首汽的出租车需求。”
“谢谢您的坦诚,再见。”
丁志臣不想再听他忽悠了,脑子里警铃大作,他得先回去捋一捋,看看是不是自己掉坑里了。
明明李怀德都答应了的,现在李学武却反悔,还把问题都推到了李怀德的头上。
到底是李怀德要了他,还是李怀德说的根本不算,是被李学武摆了一道?
***
“我的申请没有批啊。”
徐斯年在工业领导小组办公会议结束后跟着李学武到了办公室。
他捏着手里的文件,皱眉强调道:“集团到底是啥意思?”
“当初我怎么告诉你的?”
李学武端起保温杯喝了一口,这才看向他讲道:“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
“我们这算迈大步了吗?”
徐斯年不服气地强调道:“只是扩充四个船坞而已,提高产能罢了。”
“集团不是支持我们抓生产工作嘛,怎么还这样?”
他抖了抖手里的扩大营城造船厂的计划书不满地讲道:“这不是忽悠人嘛。”
“没忽悠你,集团是支持你们生产,可没答应给你们投资。”
李学武抬了抬眉毛,从他手里拿过那份计划书,点了点项目书最后的数字强调道:“实话告诉你,集团没有这笔钱。”
“当初你找我来签字的时候我就告诉你了,景总那一关你都过不去。”
他放下文件摊了摊手,道:“现在好了,你逼着我给你签字,到集团那边还是过不去,你有什么好说的。”
“我当然不是针对你。”
徐斯年气鼓鼓地讲道:“只是营城造船厂确实需要新的船坞。”
“营城船舶需不需要新船坞我比你清楚,可事实就是没钱。”
李学武伸手再一次敲了敲他的文件,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没有钱你说景总怎么给你批。”
“她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徐斯年突然探过头,轻声讲道:“是我说她的坏话了?”
“你还说过她的坏话?”
李学武挑了挑眉毛,看着他惊讶道:“什么情况?”
“没什么,算了算了。”
徐斯年自己不能掉坑里,站起身说道:“我回去再想想吧。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列表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