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历史小说 > 明末钢铁大亨 > 2108、陈华大掌柜要来了

今天出产的大麦苗一共五十吨,被五百家牧场买走了,一家只分到了200斤。尽管不多,但是拿回去试着喂喂牲口是够了的。
送走他们,索菲亚还有些恍惚,没想到她的创业这么顺利。这东西居然这么受欢迎。她是又喜又忧,喜的是这条路走对了。
这东西是杨府的农业科学院还在试制中的新东西。而市场反响如此之好。
可是,她的产量太少了,根本不够供应的。
目前,她买地,买机器设备,建设水培洞库,还买了光电设备,取暖设备,海量的足够烧到开春的煤炭,囤积了一千吨大麦种子。
她已经没钱了,手里最后的五千两是绝对不能动的。这是救急的钱。
索菲亚坐在石头上,一时间患得患失,不知道往下该怎么办才好。
布喜娅静静的陪着她。她懂索菲亚的心情,因为她也是这么过来的。
“你觉得,你应该扩大规模,还是稳步发展。”布喜娅问道。
“理智告诉我,这一步迈出去了,就彻底发展起来了。可是我已经没有资金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机会溜走了。”索菲亚抓抓头发,有些痛惜的说道。
布喜娅说道:“我计算了一下,如果你打算把五百家牧场的订单都接下来,需要订购五十栋木屋厂房,加上取暖设备和全套光电设备,大麦种子、燃料。我估算,至少需要十五万两。同时,水培陶盘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做出
来。这么大量的陶盘,可以在这里建设一座窑厂了。雇佣窑工长期制作了。这些都需要时间。”
“但如果你能下决心投入的话,三个月足够把一切都搞定,春节后就能正式投产。因为木屋组装不受冬季影响。只要提前把地面硬化就好。而且你必须招募工人,你们一家如论如何也忙不过来的。”
索菲亚说道:“人手不是问题。阿拉善荒原里,还有我们的同族亲戚。当初指挥使大人只带了五百户人家走。留在那里的人很多。他们在那里生活艰难。我可以给他们高报酬,再找百八十人的,不是问题。”
“关键是我拿不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单纯有个项目是没法融资的。”索菲亚叹口气说道。
布喜娅沉吟了一会,她知道索菲亚是清楚的知道这是个机会的,但她苦于没有实力。
如果索菲亚扩大经营,她需要从自己这里,追加订购十万两白银的光电设备。可以说,水培项目的最大投资就是光电设备。其他的都不是大头儿。没有LED灯条发光,就搞不了水培项目。
其他的设备就是厂房、取暖设备、配置营养液、陶盘、木架、种子。这些都不是价格昂贵的东西。
布喜娅把自己当初创业的过程和索菲亚说了一下。索菲亚一下子眼睛就亮了起来。
她激动的抓住布喜娅的手说道:“姐姐,你能给我引荐一下,你当初的那个贵人吗。”
布喜娅点了点头说道:“当初我就是因为陈华大掌柜的支持,创造性的搞了账户监管的项目融资,才把订单搞定的。我可以把你的情况发电报给陈华大掌柜,看看他是否感兴趣。你的情况和我当初类似。”
于是,布喜娅和索菲亚骑马又去了尼布楚城的电报所。虽然蒸汽卡车已经送来了,但是她们都不会驾驶。
目前送车来的人,正在培训布喜娅的两个弟弟驾驶。
布喜娅把这边的情况,原原本本的发了电报给海参崴兴禾钱庄的大掌柜陈华。电报费花了一枚银币,因为字数太多。
索菲亚抢着把电报费的钱交了。她感觉已经受了布喜娅太多的帮助了。
陈华收到电报后,认真的考虑了一个晚上。
认真阅读了这份很长的电报,他敏锐的意识到了,这是一次牧业的革命。他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水培的项目他是知道的。到了他的这个位置,信息渠道是非常多的。
他一直致力于金融创新,不断挖掘新的业务模式。
目前海参崴的兴禾钱庄是全国所有分行里,做的最好的,发展最快的一个。他们一个很晚成立的分部,居然能在业绩上排进前三。可以说陈华功不可没。他的成绩也受到了老爷和夫人的关注。
陈华是兴禾铁厂子弟出身,是老爷的嫡系。受到老爷和夫人的信任。同时,他的能力现在也逐步的脱颖而出。
钱庄体系内部都盛传,此人将来有可能出任总行的大掌柜。
按照布喜娅提供的情况来看,这个项目有很大的搞头。牧业是十分庞大的体系,如果这次的模式能走通,会给钱庄带来大发展的。
三年前,他力排众议,支持了布喜娅的雅库咯木业商社,现在收获巨大。每年他们放给布喜娅的贷款高达五十多万两,全都是优良贷款项目。
他手里有十几个类似的项目,直接撑起了海参崴分部的业绩。
索菲亚如果做起来,满足这五百家牧场这是刚刚起步。整个布里亚特和喀尔喀蒙古地区,都会有巨大需求的。
这个项目是有门槛的,不仅投资巨大,还要掌握技术。
这个叫索菲亚的女军官,能得到农科院还在研究中的项目技术指导,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缘。这个技术只要能落地,肯定是能赚钱的。
他打算去实地考察一下。如果仅仅差在资金瓶颈上,那真不是大问题。
他能引荐的资金还有很多。夫人们用自己的私房钱搞了一个天使基金,专门扶持创业期的企业。等发展到一定规模,在股票市场上退出。
明股实债的方式他这边也能操作。或者他们银行做一部分贷款。请老爷特批上市融资也是办法。现在股市上很多公司其实都是创业期上市的。都是老爷背书的。真看业绩是上不了市的。
老爷管这种方式叫注册制,说支持这些企业,属于投资未来。
在股市发行债券也是一个好方式。
布喜娅和索菲亚在新城饭店住了两天,就是等陈华的回电。布喜娅知道,不论这事陈华是否有兴趣,他不会超过三天必然会给她一个结果。
果然,第二天上午,陈华的回电就来了。
电报纸上只有一行字,已订车票,四天后到尼布楚城面谈。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列表书末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