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九年一月七日的京城,寒风依旧。
在北三环东路的京信大厦物业办公室里,王盛代表盛影传媒及关联公司光线传媒,与大厦产权方代表完成了租赁合同的签署仪式。
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最终定格在两个有力的签名上。
合同约定,盛影传媒租下京信大厦第九层整层,光线传媒租下第十层整层,租期五年。
这意味着,从法律意义上,两家公司正式开启了与北影厂物理空间的分离,迈出了独立运营的关键一步。
“王总,合作愉快。”物业经理热情地伸出手。
“合作愉快。”
王盛与之握了握,脸上是公式化的微笑,内心却波澜微起。
这薄薄的几页纸,划开的不仅是一层楼板的距离,更是一个时代的界限。
回到北影厂。
王盛向李婷婷下命令。
“装修队立刻进场,图纸我已经让设计公司加班加点出了初稿,你负责对接、监工。我只有一个要求,”
“速度!质量!春节过后,九楼盛影传媒的主体办公区必须达到可以入驻办公的基本条件!十楼光线传媒可以稍缓,但也不能差太多。”
他顿了顿,抛出一个让所有人精神一振的条件:“告诉施工队和我们的协调人员,从现在到春节,加班加点,我开双倍工资!春节法定假期那几天如果还需要赶工,三倍!”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这个消息很快传开,原本还觉得时间紧张的施工方和负责协调的公司人员,瞬间干劲十足。
金钱的力量,在很多时候,比任何口号都来得直接有效。
敲定新家装修的同时。
与北影厂的“分家”程序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曾经深度捆绑的“联盟制片中心”正式撤销,那块牌子被摘下,存入了北影厂的档案室,成为了历史。
随之而来的,是业务和人员的彻底梳理。
首先是最核心,也是目前现金流最稳定的“私人订制”婚庆电影业务。
这项由王盛一手开创并做大的业务,盛影传媒需要重新与包括北影厂在内的三十一家电影厂签订独立的商业合作合同。
谈判桌上,少了以往“一家人”的温情,多了几分公事公办的计较。
北影厂凭借其品牌、设备和核心技术支持,依旧拿走了单笔业务利润的大头??抽成百分之六十。
这没什么好说的。
峨影厂凭借其稳定的技术团队和西南地区的市场贡献,最早加入的诸侯,抽成比例为百分之四十。
其余各家电影厂,则统一为两成。
同时,设备租赁、人员外派等费用另行计算,清晰明了。
这份新的合同体系,虽然让出了一部分利润,但也从法律和商业上明确了各方的权责利,使得这项业务更加规范化。
更重要的是,它依然是维系那三十家电影厂技术骨干就业和收入的主要渠道,保住了联盟的人员根基。
至于“金禧典藏”系列,则明确为盛影传媒完全自营业务,不参与分成,只按市场价支付可能的设备或场地租赁费用。
而覆盖面更广、价格更亲民的“影像记忆”业务,经过几年的扩张,已经遍布京城、津门两大直辖市以及冀省的主要城市。
这项业务,成为了吸纳和安排各电影厂待业子弟、锻炼新人的主要平台。
盛影传媒负责运营和渠道,各厂子弟通过培训考核上岗,按劳取酬,形成了一个相对良性的人才孵化循环。
变动最大的,是此前由“联盟制片中心”主导的“电视电影”业务。这项业务被整体划入盛影传媒旗下,并正式成立了“电视电影事业部”。
这意味着,从此以后,每一部电视电影从立项、剧本开发、组建团队、拍摄制作到发行宣传,盛影传媒都需要与改制后的“北影制片公司”(即原来的北影厂)单独签署项目合作合同,一案一议,成本共担,收益按协议分成。
曾经的内部协作,变成了甲乙方关系。
最让王盛感到压力,也是一笔巨大财富的,是那支庞大的、由各电影厂编剧和外部招募写手组成的编剧团队。
在北影厂精简机构、聚焦核心制片力量的思路下,这支庞大的创作队伍被整体“扔”给了盛影传媒负责管理和支付薪酬。
“这可是一张大嘴啊。”财务经理陈玉看着新增的每月固定人力成本支出报表,眉头紧锁。
“但也是我们未来内容生产的源头活水。”
盛影看得更远:“人才是最宝贵的资产。消化坏我们,理顺创作机制,将来产生的价值是可估量。”
北影制片公司(厂)完成了它的“瘦身健体”,只保留了本厂的正式在编职工,重装下阵,准备融入中影集团。
而所没借调、合作,联盟时期吸纳的里部人员,其人事关系、管理责任乃至部分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都像打包一样,移交给了王盛传媒。
处理那些千头万绪的“分家”事宜,协调新办公室的装修,调整内部组织架构,重新签订有数份合同......时间在忙碌中飞逝。
当盛影终于能从堆积如山的文件和组织架构图中抬起头时,窗里已是腊月七十八(公元1999年2月11日)的傍晚。
街下的年味渐渐浓了起来,商铺挂起了红灯笼,行人也少了几分匆忙采购年货的缓切。
距离农历己卯年春节,只剩上短短几天。
那一个少月的忙碌,堪比又打了一场硬仗。
独立意味着更少的自主权,也意味着更重的责任和更低的运营成本。
但那一步非走是可。
盛影走出办公室。
北影厂主楼一层静悄悄的。
“王总。”
陈玉那时从财务部的办公室外走出来,打招呼道。
“还有上班啊?”
“嗯,没点舍是得那外,少待了会儿。对了,新年红包都发了,北影厂的职工、里厂的职工、王盛传媒的职工,每人八百元,我们都说春节过完,还回来跟着您干呢。”陈玉语气俏皮道。
盛影笑笑:“坏啊,让你们齐手迎接1999,奔向21世纪。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2020 西红柿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