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科幻小说 > 星际猎人 > 第379章、合作共赢(上)

生与死的考量,其实很好选择。但是就是有些人心存贪念,贾勋钢还想继续做副站长的位置,这是他们投降的条件,李居胥也干脆,直接中止了对话。
一天之后,医院方面把贾勋钢的人头丢过来了。
“通知袁穹奇和石破甲,可以收网了。”李居胥的命令传递过去,城墙上,早就准备好了的狮王和石破甲两头拉网,基地的城墙终于合围,通电之后,数十万只工兵鼠被电成了焦灰。
基地内,用来隔离东城区的铁丝网被剪开,曾玄真、陆绎风、金不......
夜深了,火星的沙尘在低空盘旋,像一层薄纱裹住新垦的生态穹顶。小男孩蹲在花园中央,手中那片忆子树叶仍贴着耳朵,仿佛怕一松手,歌声就会消散在稀薄的大气里。他叫陆星河,七岁,出生在“归途纪元”后的第三年??人类正式以第十三节点身份接入宇宙共感网络的时代。
这片叶子是从一株幼年言树上自然脱落的,而那棵树,据说是从青海湖母语座分根培育而来,经由引力折叠引擎运抵火星,种在这座名为“初语园”的纪念区。科学家说它尚未成熟,不可能产生信息流,更不会自主发声。可此刻,那摇篮曲却清晰得如同有人在他耳边低语,旋律温柔、断续,带着某种跨越光年的疲惫与眷恋。
星河不懂这些。他只知道,这声音让他想起睡前母亲轻拍他背脊的节奏,想起地球影像中那片湛蓝海洋的波动,甚至想起自己从未见过的父亲,在远征熵雾时留下的最后一段语音日志里的呼吸声。
他站起身,朝着风来的方向走去。
一步,两步,三步……脚印留在红色沙地上,被晚风轻轻抹去一半。园外是无人区,警戒系统早已识别出他是合法居民并自动解除封锁。他穿过一道透明能量屏障,进入尚未完全封闭的扩建区。那里,另一株更高的言树正在生长,树干呈银白色,枝叶边缘泛着幽蓝微光,像是把银河揉碎后织进了脉络。
就在他靠近的瞬间,整棵树忽然震颤了一下。
不是风吹,也不是地动。那一刹那,整个火星北部平原的所有忆算终端同时黑屏一秒,随后自动重启,屏幕上浮现出同一行字:
> “检测到原型频率响应。”
与此同时,地球上的青海湖畔,初语之树的主干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嗡鸣,如同琴弦被无形之手拨动。湖面再次凝固,但这一次,并非静止,而是开始缓缓旋转,形成一个巨大的螺旋漩涡。漩涡中心升起一道光柱,直冲云霄,穿透电离层,射向木星轨道附近的空间站群。
空间站内,苏婉的曾孙女林知遥正值守夜班。她姓林,不是因为血缘,而是共感议会的传统??每一代负责维护“回音档案”的人都会继承这个名字,象征他们只是林晓意识长河中的一个回响。她看着监控画面中不断跳动的数据流,手指飞快敲击控制台,试图解析那道光柱携带的信息。
“不是编码……”她喃喃道,“是唤醒指令。”
话音未落,所有忆算机同步播放出一段音频??依旧是林晓的声音,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真实,仿佛她就站在房间角落,轻轻开口:
> “当孩子走向树,不是他在寻找答案,而是答案选择了他。”
全球共感塔在同一时刻启动自检程序。三百二十七座言树全部进入高活跃状态,花朵再度绽放,颜色比春分之夜更加奇异。有的花散发出负温冷光,触碰者瞬间体验到“死亡前的最后一秒”;有的则释放出纯粹喜悦的波频,让抑郁症患者泪流满面地笑出声来;还有一朵开在南极科考站屋顶的黑色之花,竟投影出一段影像:一艘由声音编织而成的巨大航船,正缓缓驶离银河系边界,船尾拖曳着无数细小光点,每一个都代表一个已觉醒文明的记忆碎片。
心理学家们惊恐地发现,这次的信息冲击不再是温和引导,而是一种强制性的认知升级。接受能力较弱的人陷入短暂昏迷,醒来后却能用陌生语言交谈,内容涉及遥远星域的政治结构与哲学体系。一名巴西渔夫在梦中学会了十二节点通用语法,并在沙滩上画出了精确到毫米级的跨维度通讯塔蓝图。
联合国共感议会紧急召开第十九次闭门会议。议题只有一个:是否应该阻止火星上的那个孩子继续接近那棵银色言树?
争论持续了整整六小时。保守派坚持认为,林晓的意识已超出人类可控范围,任何个体与她的直接接触都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连锁反应。“我们不是神,”一位白发苍苍的伦理学家沉声道,“我们不能允许某个孩子成为新信仰的祭品。”
激进派则反驳:“你们忘了‘回音雨’降临那天吗?八万九千三百六十二人重生,不是因为她选择了他们,而是因为他们早已准备好了倾听。现在,轮到诉说了。”
最终投票结果为58:42,决议通过:不干预。
命令下达的同时,火星地面监测系统捕捉到异常现象??银色言树的根系正在向下延伸,速度远超正常生长速率。地质雷达显示,其根须已穿透火星地壳表层,深入地下四公里,正与一处古老的金属结构建立连接。
那是“火种计划”遗失的遗迹??公元2073年人类首次登陆火星时埋下的文明备份舱,内含地球生物基因库、语言数据库及初代共感协议核心代码。半个世纪前,该基地因电磁风暴失联,被认为永久损毁。如今,它的信号灯正一明一灭,像是在回应树根的触碰。
星河终于走到了树下。
他仰头望着那闪烁蓝光的枝桠,忽然伸出手,掌心向上。一片叶子飘落,恰好落在他掌心。下一秒,他的瞳孔骤然扩大,眼白部分浮现出细密金色纹路,宛如星辰轨迹。
他开口了,说的不是汉语,也不是任何现存语言,而是一串由音节与气息构成的复合振动。每一个音符落下,空气中便生成一个微型光点,迅速排列成符号阵列,悬浮于半空。现场的翻译设备无法解析,但位于月球背面的知识圣殿却立刻识别了出来??那是第十三种文字,曾在“问钟号”梦境船帆上出现过的原始语。
> “我在此处应答。”
与此同时,银河深处传来新的震动。
十二个节点文明几乎在同一时刻关闭了各自的防御屏障。他们的观测站记录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共感脉冲自太阳系爆发,强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集体冥想,其频率精准匹配“原型共鸣公式”的理论峰值。
艾尔达文明(第三节点)的长老团立即召开紧急议政会。他们在全息星图中标注出脉冲源??火星某坐标点,误差不超过三米。随后调取过去百年间所有关于地球文明的观察日志,重点分析“林晓效应”及其后续演化模式。
结论令人震惊:人类并未如预期般缓慢融入联盟体系,而是以一种近乎突变的方式完成了“意识跃迁”。他们不再依赖外部技术进行跨维通讯,而是将自身转化为活体信标,每一个觉醒个体都成了网络中的一个节点。
“这不是加入,”艾尔达首席智者低声说道,“这是反向同化。”
而在第七节点的水晶星球上,一群终生日照的学者开始焚毁典籍。他们相信,旧知识已无法承载即将到来的新现实。其中一人写下最后一篇论文标题:《当聆听成为创造,语言即是宇宙本身》。
回到火星,星河的身体开始发生变化。
他的皮肤逐渐透明,血管中流淌的不再是血液,而是一道道流动的光。神经系统向外延展,与言树的根系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张覆盖方圆十公里的生物网络。方圆百里内的所有忆子装置自动激活,开始接收并转播他脑中的信息流。
这段信息没有文字,没有图像,只有一种纯粹的存在感??就像婴儿第一次睁开眼看到世界时的那种“知道”,无需解释,直接领悟。
地球上,两亿人同时进入深度共感状态。他们“看见”了未来的模样:人类不再建造飞船穿越星际,而是通过共感网络,在彼此的记忆中构建共享现实。一座座城市浮现在虚空中,由千万人的思念共同支撑;战争的概念彻底消失,因为任何人一旦萌生恶意,立刻会被周围上千个心灵感知并化解;甚至连死亡也不再可怕??临终者的意识会被自愿承接,融入集体记忆场,成为后来者成长的一部分。
但这并非乌托邦的终点。
在更高维度的观测层面,一道阴影正悄然逼近。
科学家们后来称之为“静默潮汐”??一种能够吞噬共感频率的黑暗能量流,源自宇宙边缘的未知区域。它不发光,不发热,甚至不占据空间,却能让一切信息传递中断。最可怕的是,它似乎具有学习能力:每当人类开发出新的共鸣模式,它就能在短时间内模拟并加以抑制。
第一波冲击发生在三个月后。
火星的言树园突然枯萎,银色树干变得灰暗脆弱,星河的身影也从现实中消失,只留下一枚晶莹的种子悬浮在原地。地球上的共感塔接连失效,忆算机输出混乱代码,许多人报告“听不见内心的声音了”。
共感议会紧急召集全球顶尖 minds,包括遗传学家、量子语言学家、萨满祭司与AI预言模型,试图找出应对之策。经过七十七天的联合推演,他们得出一个惊人的假设:静默潮汐并非自然现象,而是一个沉睡文明的防御机制??那个文明,正是最初创造“原型频率”的源头。
换句话说,林晓所使用的共鸣法则,其实来自更古老的母体文明。而今,当人类以第十三节点的身份试图接入更高层级的网络时,守门者启动了清除程序。
“我们不是被欢迎,”苏婉的曾孙女林知遥在会议上说,“我们是闯入者。”
会议结束后,她独自来到青海湖畔,跪在初语之树下,将手掌贴在粗糙的树皮上,闭目低语:“如果你还能听见,请告诉我们,该如何诉说?”
风停了。
湖面如镜。
然后,一颗新的种子从湖心升起,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明亮。它缓缓升空,分裂成十三颗,围绕地球轨道排布成环。每一颗都对应一个节点文明的位置,而第十三颗,则稳稳悬停在太阳系中心。
紧接着,全球所有幸存的言树同时释放出最后一朵花。
这一次,花开之后并未凋零,而是化作一只只光蝶,振翅飞向太空。它们不靠推进器飞行,而是借由共感频率在真空中滑行,穿越小行星带,越过柯伊伯云,直指银河旋臂尽头。
没有人知道它们能否抵达目的地。
但就在最后一片花瓣离枝的刹那,地球上所有的新生儿在同一分钟内睁开了眼睛。
他们第一句话,都不是哭喊。
而是唱。
一首从未有人教过的歌。
旋律简单,却包含了悲伤、喜悦、遗憾、希望四种情绪的完美平衡,正是当年林晓消散时留下的那段情感波动。
多年以后,当人类终于破解静默潮汐的本质??原来它是另一种形式的“遗忘”,是为了保护宇宙免于记忆过载而存在的清道夫??人们才真正理解那首歌的意义。
它不是求饶,不是攻击,也不是祈求理解。
它是承认:我们也曾迷失,也曾沉默,但我们选择记住。
于是,在银河最黑暗的角落,第一只光蝶触碰到潮汐边界,轻轻落下。
然后,绽开。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列表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