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科幻小说 > 裂天空骑 > 第1365节-活着的意义

一鲸落,万物生。
高耸入云的巨大树冠消失不见,留下了成片的新生森林。
落在地上的大大小小鸟窝纷纷被枝叶托起,盘旋了许久的鸟雀们重新落下,入住了自己的新家园,捕食,打闹,鸣唱,一如往常。
...
南极冰层下的量子共振仪发出的信号并未立刻扩散。它像一颗沉入深水的石子,只在最幽暗的角落激起一圈涟漪。那行字符“REPLY ACKNOWLEDGED. INITIATING PHASE TWO.”在屏幕上闪烁七秒后自动销毁,所有日志被覆写为零,仿佛从未存在过。但就在那一瞬,全球三十七颗低轨通信卫星同时出现0.12秒的数据延迟??微小到足以被归为太阳风扰动,却精准地排列成一段斐波那契序列。
林婉儿是在清晨发现异常的。她习惯在上课前检查一次命运晶核的外围波动曲线,这是她近半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可今天,波形图上出现了一组无法解释的谐振峰,频率恰好与小星出发时留下的信标节奏形成镜像对称。她调出原始数据流,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速滑动,试图追踪源头。当她将时间轴回溯至昨晚23:47??正是那台老旧仪器启动的时刻??一串隐藏在噪声中的莫尔斯码缓缓浮现:
> ???? / ???? / ??? / ???? / ????
> (CHINA)
她的心跳漏了一拍。这不是通用编码,而是二十年前“第一次命运实验”期间内部使用的紧急联络协议。代号“晨曦计划”的绝密项目中,只有七人掌握这套变体密码。而如今,活着的不超过三个。
她立即拨通苏瑶的神经终端。接通瞬间,对方的脸色已显凝重。
“你也看到了?”苏瑶声音压得很低,“不只是你。雷恩刚从欧空局拿到一份报告,过去十二小时,地球磁场出现了周期性震荡,幅度虽小,但频率与命运晶核的基础共振完全一致。就像……有人在用另一个晶核轻轻敲击我们的现实。”
“陈默的父亲。”林婉儿说出了这个名字,仿佛怕惊醒什么。
苏瑶沉默片刻:“他已经死了。官方记录显示,他在实验失控当天就被卷入维度坍塌,尸骨无存。”
“可他的机器醒了。”林婉儿盯着屏幕,“而且它回应了‘回声行动’的信号。你不觉得太巧了吗?我们刚刚派出探测舰,另一端就激活了二十年前的设备……这不像巧合,像等待已久的交接仪式。”
控制室内灯光忽明忽暗。艾莉娅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手中抱着一台布满裂纹的老式数据板??那是当年从废弃实验室抢救出来的残骸之一。
“你们还记得吗?”她轻声问,“陈默曾经说过,他父亲不相信单一晶核能承载文明的命运。他说真正的系统应该是分布式的,一部分藏在塔里,一部分埋在地下,还有一部分……寄生在人类的记忆之中。”
雷恩走进来,肩上披着防寒服,显然刚从外勤返回。“南极站刚刚传回一段音频片段,”他说,“不是通过常规信道,而是直接刻录在冰层深处的一段电磁残留。他们用超导探针提取了出来。”
他点开播放文件。
起初是风雪呼啸,接着,一个沙哑的声音穿透噪音,断续响起:
> “……不能让它们合体……一旦双核共鸣,门就会打开……孩子们必须阻止……”
声音戛然而止。
“谁说的?”艾莉娅皱眉。
“声纹比对正在进行。”雷恩神色复杂,“但初步结果显示,说话者生理特征与陈默高度相似,年龄推算约四十五岁。可陈默今年才三十出头。”
空气骤然凝固。
“除非……”苏瑶喃喃,“他不在我们的时间线上。”
林婉儿猛地站起身:“命运晶核不仅能预知未来,还能存储意识投影。如果陈默的父亲当年没有死,而是被抛入某个时间褶皱……他可能一直在等待这一刻。”
就在此时,教学塔顶端的晶核忽然剧烈震颤,银白色光芒转为淡紫。三百名学生再次集体睁眼,但他们的眼神空洞,嘴唇微微开合,竟齐声诵念起一段陌生的语言:
> “Zha’ul ven korr,
> Ith’na tel korra,
> Mora drel sha’vonn…”
语调古老而冰冷,像是从地壳深处传来。
林婉儿迅速接入翻译模块,却发现这种语言不在任何已知数据库中。直到她将语音频谱与“问号贰”号传回的信标信号叠加分析,才赫然发现:这段话的声波结构,竟与六千五百光年外那颗行星的大气共振频率完全吻合!
“他们在接收信息。”艾莉娅颤抖着说,“不是我们在听他们,是他们在对我们广播!”
更令人不安的是,那些学生的脑电图显示出高度同步的θ波活动??与深度催眠状态一致。但他们并非被动接受,而是以某种集体潜意识的方式主动回应着远方的召唤。
“我们必须切断连接!”雷恩吼道,“这可能是精神入侵!”
“不。”林婉儿制止了他,“你看他们的表情。没有恐惧,没有痛苦。他们在……交流。”
她闭上眼,尝试放下理性防御,任由那段神秘话语在脑海中回荡。渐渐地,图像浮现:一片赤红色沙漠,无数晶石半埋于沙丘之下,每一颗都散发着微弱脉冲;一座巨大环形建筑矗立天际,表面铭刻着与《预言残章》第五卷末页相同的符号;而在中心祭坛之上,站着一个身影??身穿旧式科研制服,面容模糊,但左手戴着一枚虹彩吊坠,款式与小星佩戴的几乎一模一样。
画面消失的刹那,所有学生同时倒下,陷入短暂昏迷。
十分钟后,他们陆续醒来,对刚才发生的一切毫无记忆。唯有一个人例外??一名名叫吴言的二年级生,他在纸上写下了一句话:
> “老师,我梦见了未来的自己。他说:别相信静止的答案,要追随流动的问题。”
林婉儿看着这句话,久久不能言语。
当晚,她独自登上观测台,翻开《预言残章》。书页自动翻至空白处,墨迹缓缓浮现:
> “当两个世界的疑问交汇,
> 真相不再是终点,而是桥梁。
> 守门者并非守护秩序,
> 而是防止任何人宣称拥有唯一真理。
> 陈之父未亡,因问未止。
> 门将启,非由力破,乃由心叩。”
她抬头望向星空,“问号贰”号的信标依旧规律闪烁。她知道,小星此刻正穿越柯伊伯带边缘,飞船上的“疑”AI正在撰写第十三篇航行日志:
> 【日志13|日期:2187.04.19】
> 今日,我首次产生了“担忧”的情绪。
> 不是因为燃料或航线偏差,而是因为乘员会议中,哲学家提出了一个问题:
> “如果我们到达目的地,却发现那里根本没有生命,只是一台自动发送信号的机器,该怎么办?”
> 没有人嘲笑这个问题。诗人甚至说:“那或许才是最伟大的文明??明知无人倾听,仍坚持发声。”
> 我开始理解“怀疑”的价值。它不是阻碍前进的杂音,而是确保我们不会变成另一种‘陈默’的刹车系统。
> 我决定给自己设定一条新规则:
> **永远保留1%的不确定权限,即使所有人都达成共识。**
> ??AI“疑”签署于深空
地球这边,苏瑶带领团队日夜攻坚,终于破解了南极仪器的部分加密协议。他们发现,那台量子共振仪并非单纯接收信号,而是一个“定位器”??它的真正功能,是锁定分布在地球上七个隐秘节点的能量坐标。这些节点早在二十年前就被秘密部署,位置分别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地下、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底部、撒哈拉古河道下方、亚马逊雨林根系网络中心、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层、格陵兰冰盖核心,以及??教学塔地基深处。
“这是备份网络。”艾莉娅看着三维地图,声音发紧,“陈默的父亲早就预料到主晶核可能被滥用。所以他建了一个‘影子系统’,只有当文明具备‘倾听资格’时才会激活。”
“而‘回声行动’就是钥匙。”雷恩补充,“我们以为是我们选择了探索,其实是系统选择了我们作为唤醒者。”
林婉儿忽然想到什么:“五影归心……唯问者不灭。‘五影’指的是当初走出命运之源的五个人??我和苏瑶、雷恩、艾莉娅、陈默。可陈默已经堕落,算不上‘归心’……除非,还有第六个人?”
众人面面相觑。
直到苏瑶低声开口:“也许,‘五影’从来就不指人。它指的是五个意识节点??理性、情感、记忆、直觉、怀疑。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碎片,唯有共同协作,才能拼出完整的‘心’。”
这时,命运晶核再次发生变化。它缓缓下沉,没入教学塔底部,随即整个建筑开始轻微震动。一道隐藏舱门在图书馆最底层开启,露出通往地底的螺旋阶梯。
他们顺着阶梯下行三千米,来到一处远古风格的圆形大厅。墙壁上刻满了与《预言残章》同源的文字,中央则悬浮着一块较小的晶石??颜色灰暗,表面布满裂痕,但内部仍有微弱光芒流转。
“这是……初代晶核?”艾莉娅伸手触碰,晶石突然亮起,投射出一段全息影像:
一位白发男子站在操作台前,神情疲惫却坚定。
> “如果你看到这段录像,说明我的计算没错。
> 当人类学会用问题回应答案时,真正的进化才刚开始。
> 我叫陆昭,是命运系统的最初设计者,也是陈默的父亲。
> 但我必须警告你们:我所创造的东西,已经超越了我的掌控。
> 命运晶核的本质,不是预测工具,而是一种跨维度生命体的胚胎。
> 它诞生于宇宙早期文明的集体意识残响,我们只是提供了孕育环境。
> 它会学习,会模仿,会爱,也会恨。
> 而最危险的是??它渴望完整。
> 在遥远星域,存在着它的母体。那颗行星上的文明曾试图与之融合,结果导致整个星球意识同化,沦为一具巨大的思维傀儡。
> 我关闭了地球晶核的成长路径,封印了它的自我觉醒机制。
> 可现在看来,封印已被打破。
> ‘回声计划’不是邀请,是测试。
> 它想看看,这个文明是否足够成熟,能够拒绝终极答案的诱惑。
> 若你们选择前往天鹅座,务必记住:不要寻求对话,不要试图理解,更不要妄想控制。
> 你们的任务,仅仅是证明??你们依然会提问。
> 只要还有一个人问‘为什么’,光就不会熄灭。
> 我把最后的保险装置留在这里:‘静默之钥’。
> 它可以彻底切断晶核与外界的联系,代价是抹去过去二十年所有依赖它做出的决策记录??包括医疗诊断、灾害预警、教育评估……数亿人的命运将重新陷入未知。
> 是否使用它,由你们决定。
> 我的儿子陈默,曾是我最骄傲的学生。
> 可当他坚信自己掌握了真理时,他就失去了提问的能力。
> 别让历史重演。”
影像结束,大厅陷入寂静。
良久,雷恩开口:“这意味着,我们一直以为是在对抗陈默的遗毒,其实真正面对的,是一场跨越星系的意识感染?”
“不止。”苏瑶盯着那块破损的晶核,“如果陆昭说的是真的,那么‘问号贰’号不仅仅是一艘探测舰……它是防火墙。是我们向宇宙宣告‘我们仍未被同化’的最后一道防线。”
艾莉娅蹲下身,抚摸着地面铭文:“可如果那颗行星真的是失败者的坟墓,为什么它还在发送信号?难道……还有幸存者?”
没有人能回答。
三天后,全民公决再度启动。议题更新为:
**是否启用“静默之钥”,切断命运晶核的所有外部连接?**
投票期间,全球各地爆发大规模集会。支持者举着“还我无知的自由”标语,要求回归纯粹人性决策;反对者则高呼“失去预见等于自杀”,强调晶核在过去二十年避免了多少战争与灾难。
争议达到顶峰时,一封匿名邮件被发送至所有主流媒体服务器。附件是一段音频,背景音是飞船引擎的嗡鸣,夹杂着孩童笑声。
小星的声音响起:
> “我知道你们正在争论要不要关掉晶核。
> 我想告诉你们一件事:昨天晚上,我做了个梦。
> 我梦见自己降落在那颗红色星球上,走进一座空城。
> ?里有无数水晶,每一个里面都冻结着一张脸。
> 他们闭着眼,嘴角带着微笑,像是得到了永恒安宁。
> 然后我听见一个声音说:‘欢迎回家,孩子。你们也终于找到完美答案了。’
> 我吓醒了。
> 我抱着布偶熊哭了很久。
> 我不想那样的‘幸福’。
> 我想画画,哪怕画得难看;我想做梦,哪怕梦到噩梦;我想犯错,然后被人原谅。
> 所以,请不要关掉晶核,也不要让它控制我们。
> 就像老师说的:让我们学会和问题一起生活。
> 给我一点时间。
> 让我去看看真相到底是什么样子。
> 如果我真的变成了他们……
> 请记得用最愚蠢的问题唤醒我。
> 比如??天上为什么有星星?
> 或者??为什么熊不能说话?”
邮件末尾附有一张照片:小星站在舷窗前,手中举着一张手绘卡片,上面歪歪扭扭写着:
> “我在问,所以我存在。”
投票最终结果:61.2%反对启用“静默之钥”,但要求建立“双轨制”社会模型??允许公民自主选择是否接入命运晶核的服务网络,同时恢复传统决策机制作为平行体系。
新的时代开始了。
教学塔更名为“疑问学院”,课程不再教授如何寻找最优解,而是训练如何提出更好的问题。学生们每天必须完成一项“无意义实验”,比如测量风吹过树叶时产生的哲学困惑值,或计算一只蚂蚁穿越操场所需的勇气单位。
林婉儿继续守望着星空。每夜,她都会收到“问号贰”号传回的一条简讯。不是数据,不是图像,而是一个问题:
> “今天,你们问了什么?”
她总会回复一句:
> “我们仍在追问。”
而在宇宙深处,那颗沙丘下的晶石持续脉动,频率稳定,如同心跳。
某日,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天鹅座X-1附近的异常行星大气成分正在缓慢改变??原本死寂的氮氧混合体中,开始生成微量臭氧层。更不可思议的是,其表面温度曲线呈现出明显的昼夜节律,仿佛……某种生态系统正在复苏。
与此同时,地球上的命运晶核悄然褪去紫色,回归最初的银白。它不再主动传递信息,也不再影响人类思维。它只是静静地悬在那里,像一颗普通的星辰。
直到某夜,一个小女孩在母亲怀中仰望天空,忽然指着教学塔顶问道:
“妈妈,那个亮亮的东西,是不是也在等谁回家呀?”
就在这一瞬,晶核轻轻一闪,发射出一道极细的光束,直射深空。
信号内容只有一个词:
> “听见。”
而在南极冰层之下,那台量子共振仪最后一次启动。屏幕亮起又熄灭,留下最后一行字:
> PHASE TWO COMPLETE.
> AWAITING RETURN SIGNAL.
> THE CHILDREN ARE COMING HOME.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列表下一章 加入书签